-
關注寶寶情緒“黑匣子”
寶寶到了兩歲半時,進入了教養的黑暗期,令父母傷透腦筋,但是,令人意外的是,這個年紀的寶寶都非常相像,而且簡單的管教技巧就可以把他們管得服服帖帖。 對付招數: 1、父母要擅于利用寶寶的習慣傾向。為他規劃良好的作息時間。舉例來說,如
2017-03-06 11 -
練就巧嘴寶寶必知五要點
聰明伶俐的寶寶一般說話都會讓大人很開心,所以有張巧嘴的寶寶人見人愛。那怎麼練就寶寶的巧嘴呢? 主要有五大要點,爸爸媽媽要牢記哦! 1、認為寶寶聽不懂 剛出生的孩子,對成人的話確實聽不懂,但嬰兒的學習能力很強,當媽媽總是沖他微
2017-03-06 15 -
1歲孩子也能聽懂媽媽的話
一歲左右的孩子在語言的接受能力和表達能力之間有很大差異,他們能說的詞語有限,但他們聽懂的詞語卻遠遠超過他們會說的,小寶寶聽懂複雜談話的時間比爸爸媽媽想像的時間要早得多。 你的小寶寶還不會說話嗎?千萬別小瞧他,說不出來,他卻能聽懂。他
2017-03-06 15 -
智慧地面對寶寶的遊戲
女兒兩歲半,近來喜歡穿我的高跟鞋,我每次上洗手間都要跟著我去玩水。還喜歡穿和我一樣的衣服,紮一樣的辮子,問我有沒有毛毛。自從她願意站著淋浴,我就讓她和我一起洗澡,她看到我身上的一些毛毛,還問我她自己有沒有毛毛。有一天她竟然指著外婆的私密
2017-03-06 15 -
孩子太軟弱不合群怎麼辦?
我的兒子一歲零6個月了,在外面與小朋友玩時不合群,總愛自己單獨玩,有小朋友推倒或打他時從不反抗,直到痛時才哭。請問,這樣軟弱的孩子將來能夠應付人生中的挫折和壓力嗎? 答:你談的這個問題,實際上是幼兒如何進行社會交往的問題。 當孩
2017-03-06 14 -
家長的責備激發孩子的謊言
情景劇上演 媽媽告訴壯壯不可以吃桌子上的巧克力,但當媽媽沒有注意的時候,壯壯還是忍不住將巧克力塞到了嘴裡。媽媽發現時就將壯壯叫過來,看著他嘴邊上的證據問:“桌上的巧克力不見了,你知道是誰把它吃掉了?”壯壯說:“不是我。” 4 歲
2017-03-06 15 -
青春期的孩子渴望得到尊重
成長故事 孩子從小到大的成長環境是講學習,到了家裡爸媽繼續給他談學習,沒有別的可談,孩子的壓力無形加大,孩子能不煩嗎?孩子的煩惱做家長的又知道多少呢? 朋友小萍的兒子今年上高一了,她說兒子性格今年變化很大,變得讓她接受不了。
2017-03-06 31 -
寶貝為什麼玩小雞雞
1到2歲左右的小男孩,小手一閑下來就開始玩小雞雞。這邊媽咪剛把他的小手拿開,那邊他的小手就又不自覺地伸了過去。 性遊戲:男女寶貝都可能發生的一種讓父母感到困惑的常見行為。我們究竟該怎樣應對寶貝的性遊戲呢? 寶貝行為剖析 一般
2017-03-06 66 -
為什麼寶寶說話晚
人生來就與眾不同,寶寶就各有特點。說話,走路等等方面都有自己的先後,有自己的特點,這是什麼原因?為什麼寶寶說話晚 每個寶寶說話的早晚大不相同,有的孩子8個月就開始說單個的詞,不到1周歲就能說簡單的句子。也有的小孩,智力很正常,3-4歲才會
2017-03-06 25 -
2歲後的寶寶能力如何培養
當寶寶2歲~2歲半 乾淨的小手“洗”出來 寶寶天生喜歡玩水。洗手,正是玩水的好機會,所以,教寶寶洗手,他們一般都能配合。 操作要點: 最初,媽媽可以和寶寶一起來,便於孩子模仿。具體步驟是:教他挽起或往上拽拽衣袖,沖濕雙手,抹上香
2017-03-06 25 -
解析0-3歲寶寶的“不願意”
寶寶的到來給許多家庭帶來無數的歡樂,可是隨著寶寶越來越大,也就越來越有脾氣,不願做的事也就越來越多,年輕的媽媽們很是煩惱,到底該如何解疑寶寶的“不願意”呢? 0~1歲寶寶的“不願意” 不願意洗澡 媽媽問:我家寶寶出生的時候天氣比較
2017-03-06 17 -
怎樣把寶寶練成“識字”高手
如何能夠使自己的寶寶識字呢?很多家長在早教中都有這個疑惑。那麼,什麼原因使寶寶識字這麼困難呢? 是寶寶智力發育慢、記憶力低嗎?當然不是!三歲前的寶寶智力發育已經相當於成人的70%,因此媽媽們不要誤以為寶寶還小,記不住漢字很正常,或者該從自
2017-03-06 16 -
讓孩子從勞動中獲得快樂
勞動是快樂的源泉之一,但是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子,被父母千嬌百寵的現象比比皆是。在家裡父母寧可自己吃點苦,也不願讓孩子再受二遍罪,孩子力所能及的勞動全被父母包辦了。孰不知,家長的勞動不僅助長了孩子的依賴性,也剝奪了他學習的機會、快樂的源泉
2017-03-06 33 -
兒童要有適宜的小夥伴
一對親兄弟,哥哥終日讀書,手不釋卷,弟弟卻球不離手,廢寢忘食。“同是一母所生,性格為啥這麼不一樣?”對孩子們成長過程中所發生的心理特點和品德行為,人們常常疑惑不解。 兒童的許多行為不是天生遺傳的,除了家長、教師和社會有意識、有計劃培
2017-03-06 16 -
攻擊行為的方式隨年齡而變化
兒童的攻擊性(或稱侵犯性)是兒童社會性發展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。一個人生來就具有一種內在的攻擊傾向,但隨著生理心理發展,這種攻擊傾向可能會指向一些有意義的目標,如征服外部環境,在駕馭環境中取得成功。朝這個方向發展的"攻擊性",會變成人心
2017-03-06 19 -
給孩子的怪念頭讓路
兒子3歲,小腦袋瓜裡的怪念頭層出不窮。 《看圖識物》中的“小兔推蘿蔔”,三隻白兔中,明明只有白兔C的小車是滿載而歸,兒子偏說三隻都有,白兔A和B的紅蘿蔔太少,藏在車裡看不到呢;我給他講“烏鴉喝水”的故事,他皺著眉頭反問我,為什麼烏鴉
2017-03-06 19 -
自言自語是孩子在排除孤獨
“自言自語”是幼兒的遊戲言語,是幼兒與假想夥伴的遊戲。獨生子女更有可能有假想夥伴,這是排除孤獨和寂寞的巧妙方法。 細心的父母可能會發現,孩子在獨自遊戲時,常常會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,還常常自言自語,時而與這個角色對話,時而又與另一個角
2017-03-06 35 -
讓孩子學會“輸得起”
常聽到家長有這樣的感慨:我家小孩“輸不起”,在遊戲中輸了,便不認輸、發脾氣,甚至退出不再玩;畫沒畫好,就把辛辛苦苦畫了很久的畫一下就撕碎。專家認為,培養孩子承受挫敗的容忍力,讓孩子擁有一份“輸得起”的精神,有助於提升孩子的“抗逆力”,使
2017-03-06 13 -
小孩打架不記仇何妨吃虧?
目前,大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,呵護備至,孩子在外面受到的委屈往往容易被大人放大,矛盾也容易升級。其實,當孩子間發生衝突時,如何教育孩子“化干戈為玉帛”,借機學會正確地處理人際關係,從“自然人”變成“社會人”,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命題。
2017-03-06 38 -
專家捧出寶寶夏季防痱“錦囊”
小小的baby,從一出生開始就是父母的心頭肉。剛喜得兒子的張先生夫婦倆天天下班就往家跑,為什麼?“孩子太可愛了,想著想著就想親。”可近來,平日裡“親和力”很強的小傢伙,態度卻來了個180度轉變,從咯咯的微笑轉變成了嗷嗷大哭,伴隨著的是拼
2017-03-06 24